首页
集团概况
新闻中心
党建工作
产业布局
人才招聘
集团介绍
|
集团领导
|
组织机构
|
成员单位
|
领导活动
|
集团新闻
|
公示公告
|
出版
|
印刷
|
发行
|
重点项目
|
教材工作
|
其他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
集团新闻
·
公示公告
News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出版青年说 | 从空间到流量:书店运营破局与文化消费场景革新
来源:党群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15:18
当数字阅读成为常态
文化消费场景日益多元
实体书店迎来转型关键期
空间运营突围攻坚在即
用户流量呼唤长效转化
场景体验亟需沉浸升级
面对多重挑战
我们以青年锐气与跨界思维破题
共同探索实体书店的破局之道
让传统空间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为探索新时代实体书店转型升级路径,共绘文化产业新图景,7月18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举办的第三期“出版青年说”活动于“福书轩”举办,青年出版人、书店主理人与学者齐聚一堂,直面行业痛点,以跨界思维碰撞智慧火花,共寻破局之道。
一
本次活动聚焦“从空间到流量:书店运营破局与文化消费场景革新”,邀请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建投集团、福州友朋•榕书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七位青年骨干和学者,分别从“空间价值重构:新华书店的运营探索”“校园实体书店的品牌价值再发现”“破局与新生:如何重新定义书店的文化价值”“让书店回归书店:空间设计与文化使用性的再平衡”“解码图书资源的知识网络:知识图谱重构阅读空间”等不同维度对书店的转型升级路径展开深度剖析。
林雅玲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林雅玲直面实体书店在装修升级后仍存在的经营单一化、价值浅表化与流量被动化等问题,以福州安泰图书城等新华书店门店改造提升为例,阐述如何通过空间梳理重寻价值,以内容与服务的产品化构建核心竞争力,通过精细化运营,打造深耕全民阅读的文化平台。
黄烨烽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黄烨烽立足福大•大梦书屋的运营实践,分享校园实体书店的品牌价值发现路径。他认为校园书店应充分发挥在地优势,主动挖掘校方资源,深化“校店”合作,把脉师生需求,提供创新性服务,将校园书店打造成高校的文化社交空间。
李春阳 福州友朋•榕书院
李春阳作为独立书店主理人,倡导独立书店要发挥其灵活性、创造力等优势,突破“卖书场所”或“休闲空间”的初级定位,通过持续输出高端讲座,策划国内外深度文化研学项目,创新推出满足年轻人心理偏好的“主题书籍盲盒”等方式,让读者获得超越物质层面的文化体验与精神满足。
方丰阳 福建建投集团
方丰阳认为目前许多网红书店陷入“颜值经济陷阱”,盲目叠加咖啡、文创等同质业态,导致选书专业性削弱与文化内核空心化。她主张书店空间设计应重视对阅读体验的影响,强调空间美学需始终服务于阅读功能。而书店自身唯有重塑选书专业性与文化厚度,才能成为“思想发生的空间”。
崔竞烽 福建师范大学
崔竞烽提出以知识图谱技术破解书店“空间孤岛”困境,将孤立的书转化为动态内容网络,满足读者从“找书”到“发现知识”的深层需求。通过用知识图谱赋能内容策展,让书店直播运营从“货架式推销”转向“知识型陪伴”,实现更深的内容共鸣、更强的用户粘性和更多的转化与复购。
许诺垚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许诺垚分享了福建新华书店借力抖音本地生活重塑“人货场”关系的转型实践。她认为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激活文化消费的深层需求,将线下空间转化为可传播、可互动、可沉淀的流量场景,让书店成为城市文化的策源地、公共文化的会客厅。
汪涵聪 福建理工大学
汪涵聪依托其对书店的长期关注,提出实体书店可以从求知、社交、体验、休闲、审美、情感共鸣等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出发,营造出多元的文化消费场景,同时在图书选品和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精益求精,让书店变得更美好、更有趣、更有影响力。
二
在交流分享环节,书店门店负责人、青年代表和读者代表围绕流量获取、场景创新、盈利模式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思想碰撞。
张 帆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教材教辅中心
来自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教材教辅中心的青年代表张帆认为,书店可以通过作家分享、名师讲座等活动高效吸引目标读者人群,建立社群沉淀流量;还可以邀请名师指导教辅选购、推荐学习产品,从单纯卖书转向为家长提供教育解决方案,以此打造书店的第二增长曲线。
陈少彬 福建教育出版社大梦书屋
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大梦书屋的陈少彬提出,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与其拼命“造流”,不如主动“融流”,通过与省市图书馆等高流量机构共建阅读服务空间等方式,积极开发店外场景,在降低拓店成本的同时,也能将书店客群从“到店读者”扩展到“全城用户”。
董奇珍 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鳌峰坊书城
来自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鳌峰坊书城的董奇珍认为,要凭借精细化运营让空间价值最大化,同时融合线上线下,依托场景化的直播展示书城图书和空间亮点以吸引客流。在拥抱技术的同时,仍要在书店中融入鲜明的文化色彩,将书店打造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文化交互”场所,让读者愿意留下来、常回来。
余永宏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余永宏则从读者的角度提出见解。他认为书店的现状反映出其文化功能在当下已不再能够匹配消费者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要提升书店对大众的吸引力,可以尝试建构具有独特文化品位的书店品牌、深化主题运营、打造文旅融合的连接体验等多种方式。
三
福建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副处长林靖对青年们的深度思考和谏言献策给予了肯定,并表示要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平台促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经理、副社长陈卫斌认为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并未消失,而是对书店提出了更高要求,书店既要针对特定读者群体,提升图书选品,还要通过有温度有情怀的运营,打造以书为媒的第三空间,更好实现人与人的连接。泉州风雅颂书局主理人连真从其经营实体书店30余年的视角,提出此次活动的诸多观点和理念都与其长期经营实践中的所思所想相互印证,也为实体书店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和崭新思路。
在数字化浪潮和消费模式变革的背景下,实体书店如何突破传统空间限制,有效吸引并转化流量,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已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次活动不仅梳理了书店运营的转型经验,更触及了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核。“从空间到流量”,并非简单的物理位移,而是一场关乎存续的深刻变革。当流量能沉淀为更深厚的价值,实体书店必将在数字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未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将持续深化“出版青年说”品牌建设,秉持“开放、共创、共享”的核心理念,依托“一期一主题”常态化机制,汇聚青年智慧,为繁荣福建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贡献青春智慧与出版力量。
空间的价值因流量的活力而延展
流量的意义因空间的内涵而升华
书店的未来
正以其独特的方式
书写着墨香未冷的文化新篇
“出版青年说”的每一次思想碰撞
都是精神的共振与文化的滋养
此刻
灯火为引,书香作伴
欢迎走进新华书店、大梦书屋的文化家园
此处永远亮着一盏温暖的灯
我们坚信
书店的终极使命不只是售卖书籍
而是点亮心灵、滋养思想
更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