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12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书展上成功举办了两场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主题活动,为现场读者带来了知识与心灵的双重滋养,展现了闽版童书的独特魅力与出版活力。
“巩孺萍给孩子的自然童诗”分享会
11月15日下午,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洋溢着诗意与童真——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巩孺萍给孩子的自然童诗”分享会成功举办。活动以“自然童诗”为主题,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巩孺萍携其“自然童诗”系列作品亮相,与读者深度交流童诗创作的秘诀与心得。
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无锡市新吴区童诗工作室领衔人曹丽芳,全国诗教名师叶军及上海市杨浦区杭州路第一小学“小橘灯”诗社的师生们,通过朗诵、访谈、互动等形式参与活动。现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杨佃青为孩子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巩孺萍的“自然童诗”系列作品以童趣的语言描绘动植物世界,兼具文学美感与科学知识,深受小读者喜爱。“小太阳童诗馆”作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童诗品牌,未来还将持续推出优质童诗作品,让更多孩子在诗歌中感受自然之美、文学之趣。
图书简介
你好,地球的精灵——给孩子的100种中国濒危动物童诗
巩孺萍 著 杨佩琪 绘
ISBN 978-7-5395-8863-6
2025年5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5.00元
本书细腻呈现了100种中国濒危动物的生动形象。作者用充满童趣的笔触,采用拟人化手法,从动物视角展开创作,赋予它们有趣的故事与情感,让动物们的特点跃然纸上。这本书具有极高的知识性与教育意义,引导孩子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并关爱地球上的濒危动物。
给孩子的草叶集
巩孺萍 著 杨佩琪 绘
ISBN 978-7-5395-8127-9
2023年5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2.00元
本书收集了巩孺萍撰写的100首关于植物的诗歌。作者从一草一木的诗意出发,天然去雕饰的童言稚语,诉说着植物的故事。深入浅出、音韵自然的诗句,适合孩子们诵读,让孩子们一边读诗歌、一边了解植物的习性,学会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给孩子的飞鸟集
巩孺萍 著 杨佩琪 绘
ISBN 978-7-5395-8863-6
2024年4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2.00元
本书收集了巩孺萍撰写的66首关于飞鸟的诗歌。每一句诗歌都是一个快乐的音符,每次阅读就是奏响这幸福、快乐的乐章。我们喜欢飞鸟在天空中的自由,我们也喜欢这本书里飞鸟的灵动和有趣。诗歌是孩子们写作的敲门砖,润泽着他们多彩的语言世界。
给孩子的昆虫集
巩孺萍 著 杨佩琪 绘
ISBN 978-7-5395-8724-0
2024年9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本书专为孩子们精心编写,它以诗歌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66种昆虫的奇妙世界。这不仅仅是一本昆虫图鉴,更是一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诗歌集,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昆虫的好奇心。
“跟着猴叔去西藏 云朵之上有片旷野”对谈活动
11月15日,在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一场名为“跟着猴叔去西藏 云朵之上有片旷野”的阅读对谈活动,为大小读者带来了一次来自“世界屋脊”的心灵洗礼。活动邀请儿童文学作家猴叔孙鹏与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特级教师丁筱青,分享了《云朵上的旷野》与《羌塘没有树》两部藏地儿童文学背后的创作故事,带领大家通过阅读,神游那片遥远而壮丽的雪域高原。
猴叔孙鹏阐述了从非虚构纪实到虚构小说的创作心路,并在对谈中分享了自己在“世界屋脊的屋脊”上与雪豹的不期而遇、用无人机追踪岩羊等奇趣见闻,这些第一手的鲜活素材,瞬间抓住了所有听众的心。
丁筱青表示,猴叔孙鹏的这两本书如同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高原的窗,成功跳出了藏地叙事的局限,它们以人类共通的情感为核心,同时又以险峻辽阔的自然风光、与动物相依的童年生活等鲜明的藏地风格,触达了藏地生活的本质。
猴叔孙鹏还特别介绍了书中收录的藏族孩子画作以及他推动的“天上的图书馆”“太阳之乡儿童画展”等公益项目。两位嘉宾共同祝愿所有孩子,都能在心灵的旷野与未来的旷野里,保持好奇、勇敢追梦。
图书简介
云朵上的旷野
猴叔孙鹏 著
ISBN 978-7-5395-8846-9
2025年6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9.80元
海拔4800米,一个令人生畏、常人难以抵达的地方,好在孙鹏已经站在了那里,在那片云朵之上的无尽旷野里,他用轻松细腻的笔触、大量珍贵稀有的照片,呈现出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可歌可泣,或神奇神秘的真实动人的故事。
面对少年儿童,把“远不可及”“高不可攀”的青藏高原故事讲得既生动有趣,又极富教育意义,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也将令小读者心生敬意。
少年中国书系 · 羌塘没有树
猴叔孙鹏 著
ISBN 978-7-5395-8172-9
2025年5月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0.00元
本书是援藏干部孙鹏为青少年倾力书写的高原成长史诗。女大学生迎迎毕业后前往尼玛县支教,面对“生命禁区”的严酷环境,她以知识浇灌高原孩童的心灵花园、守护梦想火种,同时邂逅了真挚情感。羌塘没有树,她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扇通向世界屋脊的奇幻之窗,更是一曲献给青春的赞歌。
(编辑:张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