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叙事
来源:集团出版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4日 15:20
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曾以谷文昌为题,令人深受感动和启迪。譬如,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采写的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16集电视连续剧《谷文昌》、孙永明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谷文昌》、电影《谷文昌》等。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也是如此。吴玉辉的报告文学《谷文昌》的创作与出版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是近期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整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特点。
第一,《谷文昌》是一部“信仰叙事”之作,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信仰叙事”。谈及当代文学的信仰叙事,张承志、北村和史铁生等作家广为人知。但信仰叙事并非只有他们这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类型,还有书写共产党人的信仰或理想信念的“革命信仰”叙事。《谷文昌》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精神质素和思想高度,建构了这部作品崇高的美学意义,完整地表现了谷文昌如何坚定信仰、践行信仰,并不断彰显信仰的力量,写出了谷文昌的内在精神世界和革命实践历程。
第二,党性写作与“人民性”和“人民美学”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地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本书塑造了谷文昌这位既朴素又伟大的共产党人的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党性是什么,如何坚守党性,如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具体写出了党性和人民性根本上是完全统一的。本书的意义,集中体现在这种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人民美学”的追求上。
第三,丰富了报告文学写作。本书不仅遵循了报告文学“真实性”“时代感”和“典型性”三大文类规范,遵循文学性和真实性的统一,而且在形式上有独特的探索。具体而言,一是地方文史资料和民间文艺的运用,使《谷文昌》回到了具体的历史现场,也增强了报告文学的历史感和区域文化特征;二是记录历史和呼应现实相结合;三是客观叙事性和主观抒情相结合,作者是含着泪水完成这部作品的,主观抒情因素贯穿了作品的始终,写出了对谷文昌精神的无限敬仰,对谷文昌的绵绵深情。
(责任编辑 江伟)